一、团队简介

气象史与生态文明研究团队:以古代及近现代气象科技史为研究重点,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普与文化传承。同时将文献资料利用与环境考古手段相结合,探讨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历程,以及人类活动与土地、水文、海洋等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灾害问题,为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团队隶属科学技术史一级博士点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在《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考古》《文物》《中国农史》等高质量期刊及相关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

二、团队领军和成员简介 


团队领军:惠富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院长,科技史学科点负责人,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史、农业史研究。主讲科技史研究生课程5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已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名。兼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会长。

首席专家。

团队骨干:陈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社科英才、江苏省双创人才;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著8部;曾获得全国博士后优秀学术成果奖、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从事环境伦理学、科技思想史、科技与社会研究。


团队骨干:李晓岑,男,1964年生,云南大理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监事,从事科技史、传统工艺和科技考古研究.2000年获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研究课题4,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在《考古》《文物》《历史研究》《民族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出版专著8部。

团队骨干:宋超,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外科技交流史。主持国家社科及省部级社科项目10余项,在《中国农史》《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均首位)。主讲《科技史研究前沿》《科技写作》《科技政策与社会发展》等博硕士课程


团队骨干:施威,教授、博士生导师,校人事处副处长,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互联网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科协合作基地专项等课题10余项。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委会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教学委员会理事、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保护研究会理事等。

团队骨干:毕硕本,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导/硕导。ACM学会会员,IEEE学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员。主持和参加“863”项目、气象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2项,其中主持2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教材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著12项。

团队骨干:毛龙江(研究骨干),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考古与环境变化、科技考古、海洋沉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现为中国第四纪委员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团队骨干:李蓓蓓副教授(研究骨干),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处副处长。从事环境史与环境考古研究,主要基于GIS和遥感以及文献、沉积物等重建资料,进行土地利用数据集重建,研究长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收支。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新世以来巢湖流域古植被定量化重建及其环境意义”(2020-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新世中期以来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泥炭形成时代和环境控制因素”(2015-2017)等。在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编著《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等著作多部。

三、团队科技创新点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科普项目立项)


 (团队成员环境史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发表气象史研究论文)


(团队成员出版相关学术著作)

(团队成员获江苏省双创人才)


四、团队联系邮箱

003310@nui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