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6 浏览: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的具体要求,全面总结我校人才工作成效、部署新阶段工作任务,奋力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10月15日下午,我校2026年度人才工作会议在气象谷6号楼二楼报告厅召开。
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伟,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何善炜,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孙新恩,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程燕等校地合作单位代表,战略合作企业嘉宾应邀出席。我校党委书记尚洪波,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金自康、朱大梅、刘佳出席会议。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人才发展大计。会议由金自康主持。
尚洪波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向江北新区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校人才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学校人才工作情况。尚洪波指出,学校高能级平台建设取得成效,人才机制改革纵深推进,高端人才引育实现持续突破,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质增效。学校紧密对接江北新区产业发展重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实现了人才引育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他表示,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拓展引才渠道,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充分激发人才发展动能,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王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校地双方在共建中国气象谷、引培创新人才、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表示,江北新区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战略使命,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深化与高校的合作,构建了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南信大与新区深度协同,校地联合引进多名国家级、省部级高端人才,孵化了信大气象、信大安全等一批优质企业,共建博士后培养基地,推动校地融合迈向新高度。未来,新区将继续携手南信大,为各类优秀人才在江北新区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优质的服务。
随后,何善炜围绕近日发布的“青春发展、才聚新区”20条重点举措,系统介绍了覆盖“引育留用”全链条的系列政策。该政策充分彰显了新区求贤若渴的鲜明导向,也为南信大全球引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汇聚地方优质资源,构建校地联合引才格局,学校举行了校企地“引才战略合作伙伴”授牌仪式。王伟、尚洪波授牌,孙新恩、程燕分别代表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接牌。
为鼓励以才引才,凡成功举荐高层次人才引进落地的校内外人士,将获得“人才举荐奖”及奖励,陈海山为荣获2023-2024年度“人才举荐奖”的六位教职工颁发证书。朱大梅、刘佳颁发2024-2025年度“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人才工作先进个人”奖项,表彰他们在延揽优秀人才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为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大会组织了2026年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人事处代表学校与二级学院现场签署人才引进目标责任书。
陈海山作2026年人才工作部署。他指出,近年来学校通过精准引才与生态建设,已形成以院士及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以上人才占比超30%的优质师资队伍,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新阶段新要求,学校将重点推进六大任务:一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育人方向,坚持将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二是推进精准引才育才,优化人才引进规划,拓展海外引才渠道;三是创新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分类分层、科学合理的评价框架和差异化评价体系;四是优化绩效分配,构建“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体系;五是完善服务保障,深化与气象局、华为等单位的“共引共育”机制;六是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增强人才归属感。陈海山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刻认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更创新的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共同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南信大力量。
人事处处长杨元建对我校制定的2026年人才引进专项行动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并对各二级学院的具体工作给出对策。会议最后,部分二级学院代表进行了引才经验交流分享。
王伟致辞
何善炜解读人才政策
尚洪波致辞
陈海山作工作部署
颁奖仪式
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