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一、概况与定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ICCPP,Institute of Climate Change and Public Policy)成立于2007年,2010年8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第二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4年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历经12年的发展,ICCPP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揭牌仪式

图一:研究院荣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

自ICCPP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我校优势学科大气科学,结合国家与社会需要,以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研究为核心,为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江苏省气象软科学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ICCPP自2011年以来,与国家气候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研究中心”,构筑了“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研究科研创新平台”;与各省级气象部门合作共建,成立合作共建中心,拓展了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领域的培训;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合作,陆续举办六次“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深化了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与实践部门的联系与合作。ICCPP自成立以来,成果卓著,成效斐然,共获得各项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95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5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组织编写《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5部。

我研究院与国家气候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图二:研究院与国家气候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二、发展现状

经过12年的发展,ICCPP已经凝练出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初步建立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体系,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成为国内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学校优势学科充分融合,研究方向自成体系。经过多年的打磨与成长,已经形成了气候治理与国际气候谈判、气候经济与产业发展、气候政策与法律、气候政治与气候伦理等特色研究方向,建构起以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体系。

1.科研队伍结构优良,人员素质稳步提升

ICCPP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主动融入我校优势学科,利用自身人才优势,积极鼓励气候政治、气候经济、气候伦理、气候法律与政策等方面研究,已在这些研究方向取得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研究队伍。现已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1位,其中12名高级职称,17名博士,5名博士后,10名访问学者,4名外籍非全时教授,12名国内非全时教授。ICCPP一直特别重视年轻研究人员的继续深造与出国访学,相继支持多名研究人员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同时陆续派出10名研究人员访学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

2.科研项目突出,研究成果丰硕

ICCPP成员陆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79项。自2007年以来,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专著25部,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67篇。这些研究成果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与社会评价,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相继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文献二次全文转载或刊登。

3.科研平台建设有序,科研管理规范

建院以来,已建成“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研究科研创新平台”,创建了气象灾害仿真模拟、公共政策决策评价科研平台。自2011年以来,持续发布研究院开放课题,截止目前已资助45人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与此同时,研究院已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规范体系。

4.国际交流频繁,国内科研合作顺利

自2011年举办首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国际学术会议”院以来,已连续六年在国内外举办“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国际学术会议”。陆续聘请了牛津大学、雷丁大学等知名国外院校的学者12人次为来院开展讲座或座谈。通过开放课题的发布与重大招标课题的联合研究,研究院已与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学者们建立长效的科研合作机制。

图三:首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国际学术会议留影

5.遵循联合发展理念,寻求多方合作与社会实践

与国家气候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牛津大学、雷丁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机制,并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举办气候变化与公共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与部分省市气象局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

图四:研究人员与夏威夷大学、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学者交流

三、学科特色与科学研究

ICCPP自成立时起即秉持“坚持核心、开放合作、兼容并存”的理念打造自身的学科发展方向与科学研究特色,借力并始终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展开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有厚度的研究成果。

QQ图片20191025100438

图五:编撰的研究院报告

就学科特色而言,ICCPP始终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以学校的学科发展大方向为基础展开,不仅形成了主题多元化的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还围绕着几个特色方向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QQ图片20191025100433

图六:ICCPP研究人员所撰写的部分专著的封面

在ICCPP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学术团队与学术梯队的建设。致力于出成果、建平台、铸团队的科研与学科发展目标,研究院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不同层次、不同学术需求的研究人才的培育,尤其重视对研究院特色方向的资助,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成果产出的激励力度,保持着较高的学术产出数量和质量。

ICCPP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我升华与不断拓展的学术基地。近些年来,除了坚守原有的几个学术研究领域外,将其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理论”“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 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等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资源,开拓出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气候问题的经济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的经济应对与法律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条件下的政府应急管理与公众的常规化应对策略等。

四、平台建设与学术交流

在平台建设方面,借助前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支持,构筑了“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研究科研创新平台”,建立气象灾害仿真模拟暨公共政策决策评价科研平台。为我校及我院的气候公共政策的教育研究、气候变化背后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平台支撑。为了促进研究院内部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定期开展了学术沙龙与学科研讨会,如“大气污染防治的环境公益诉讼”“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问题研究”等,为年轻教师科研合作提供交流平台。此外,ICCPP还进一步深化与相关实践部门的合作共建工作,承担了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领域的培训活动。

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ICCPP不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政策研究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分别举办了四次“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强化了与国内外国高校或研究中心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深化了国内高校或研究中心如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中南大学等的学术合作与交流。除了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外,还陆续派出研究院成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或其他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互动,提升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力。

图七:第六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学术论坛会议合影

 

图八:出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学者来研究院参加学术交流

印度会议2

图九:在印度金达尔大学召开的学术会议

QQ图片20161209175428

图十:向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院所副所长柯坚教授颁发聘书

五、未来规划与展望

ICCPP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联合研究、共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以气候政策核心,将其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研究中心。在未来的五年,ICCPP将以建设国家“双一流”、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大气象行业战略为契机,全面推进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的建设。

引培结合,建设高规格研究团队。以“龙山学者”计划引领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在人才为中心,为团队的组建、培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和政策支撑,引入竞争机制,激发研究团队的活力。

资源整合,全面升级实践平台。围绕研究院的发展规划整合全校资源,打造“基地+智库+研究院+教学中心”立体式平台,在升格研究院软硬件的同时,探索研究院与智库、教学中心的合作机制,推进“合作式”教研平台建设。

“双化”转换,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践行“项目化”和“工程化”成果转化要求,进一步提升研究院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的能力。依托学校大气科学的学科优势,开发应用型研究成果,服务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此外,利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工具,立足实证调研,推出服务政府大气治理的高水平决策咨询报告,提高咨询报告批示、采纳的数量。

合作拓展,全面提升研究院影响力。建立常态化的校际、校企合作机制,拓展研究人员的“互访”渠道。围绕研究院的核心关注定期举办国际会议,增加与国际气候变化研究学术共同体的互动,服务行业和地方,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