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一、概况与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化遗产汇聚传统文化精髓,立足新起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点团队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率先在带有战略性、纲领性、持久性的精神层面实现转化,取得一批开拓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的成果,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校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于2017年8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和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所,秉承服务江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事业的初心,与南京博物院开展了跨学科、多方位、全天候的合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上共同推进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基地负责人李晓岑教授考察古代矿冶遗址

基地先后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20余名,博士化率100%;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多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以李晓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年龄结构合理的跨学科创新团队。

团队成员曾先后赴剑桥大学、理海大学、图宾根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访学。团队中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少数民族科技史委员会理事长、造纸史与纸质文物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保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部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审委员等。

基地建成以来,围绕气候与文明、古代人类聚落遗址、无机质文物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有机质文物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传统工艺等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发表100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取得丰硕成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发展现状

1.气候与文明研究领域

近年在历史气候重建方法、历史气候与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文明演进影响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方向的若干成果已经达到一流水平。

团队正在进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民族迁徙和社会发展研究、气候与“心脏地带”研究、清钦天监气象工作考察、中日古代天象记录研究、江苏历史时期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等,研究内容涉及气候与华夏文明起源、气候与世界地缘力量形成的关系、极端气候社会应对等课题。特别是团队成员以气候变化的视角研究了华夏文明的形成,重新解释和修正了20世纪影响极为深刻的麦金德“心脏地带”理论,指出全球重大地缘力量的自然基础,对这一理论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有关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气象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

2.传统工艺研究领域

受文化部委托,科技史研究院承办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文本修改会议,该《计划》于2017年3月已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基地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建传统工艺研究中心。

基地近来年围绕振兴传统工艺与中国特色科学技术、传统工艺与中国品牌、日本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策略研究等问题,从各个角度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新的推进和贡献。其中《维护传统与构建未来——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若干问题》一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基地成员应地方政府邀请,参与西藏、苏州、大同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和保护工作。基地负责人参与完成了江苏省援藏项目《雪堆白》的拍摄,记录片以南信大校园为背景展开,目前中央统战部正在审片,审片结束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3.有机质文物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领域

基地团队进一步推进有机质文物保护和科学认知。对大理佛图塔藏宋元时代佛经纸、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的考古学应用、清代南京吴煦档案中彩笺、宋锦的科学研究以及整本图书智能化脱酸工艺、书画粉化颜料加固材料、纸质文物霉斑清洗剂等纸质文物保护、苏裱的保护与传承等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基地成员还提出了民族调查与造纸术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中国造纸术起源于西汉初期的新观点提供了科学依据,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有关成果被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江苏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江苏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报道李晓岑教授关于造纸术发明的研究成果

4.无机质文物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领域

基地成员对冶金耐火材料、南方矿冶文化遗产、传统金属工艺及冶炼方法、煤炼铁技术及历史考察、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的制作工艺、南诏铁柱的锈蚀机理和保护、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古代沉积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并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各种科学手段对无机物样品的微观组织、痕量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关科学数据,是无机质文物科学认知与保护的新成果。

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文物进行显微组织观察

三、研究特色

基地以气候与人类文明、中国传统工艺和古代科技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为研究特色。科研课题及相关研究都围绕以上几个方向开展工作。

气候与文明研究方向紧密围绕历史气候变迁为主题、依托我校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开展气候变化与华夏文明形成,气象考古、气候与地缘环境、气象灾害史、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气象历史文献等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气候与人类文明研究学派,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传统工艺是基地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目前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传统工艺研究所”以及综合实力最强的科研团队。团队将抓住国家启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机遇,立足江苏、放眼全国,开展传统工艺与物质文化遗产实地调查、科学分析、工艺传承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充分挖掘传统工艺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当代价值,为江苏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学理支撑。主持文化部科研课题“中国传统工艺代表性行业振兴措施研究”、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江苏省传统工艺的基础研究”等项目。

科技考古方向的设立填补了江苏省高校在科技考古领域的空白,契合江苏省大力推进文物保护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地将积极响应《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有关精神,通过与省内文保单位紧密合作,积极承接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地成员在矿冶考古、环境考古、陶瓷考古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NSFC-DFG中德)、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

基地的无机质文物分析实验室和有机质文物分析实验室正在稳步建设中。

四、学术交流与主办会议

基地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先后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来基地考察、讲学。基地负责人李晓岑教授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邀请,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18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基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目前正在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深入合作,共同进行田野考察和科学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建传统工艺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首创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系列学术讨论会。基地成立后,承办了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术研讨会(2018年4月,南京),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围绕四大发明、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科技考古与气象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近一年来,承办了第五届东喜玛拉雅论坛(2019年6月,大理),第十四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传统工艺论坛(2019年9月,南宁),协办第七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2019年8月,苏州)。

2

承办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术研讨会

五、规划与展望

继续深耕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传统工艺、气候与文明等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基地争取在古代材料热性能释光分析、炉壁材料耐火性能研究、铜铁锡铅锌等金属材质的显微组织及夹杂物观察、高放射性成因铅及其同位素比值的示踪研究、纸张纤维分析、纺织品等脆性有机质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华夏文明进程中的气候影响等方面取得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突破,在1-2个学科方向上打造全国领先的科研团队,成功申请一批高水平科研项目,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

继续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一是积极融入学校“一院一所”战略,深化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拟计划在传统工艺理论、传统工艺复原、传统工艺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二是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继续推动与李约瑟研究所、海德堡大学、马普研究所、希腊国立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交流,推进学科的国际知名度。

积极参与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争取在气象科技史、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造纸史等领域打造享誉海内外的学术交流基地,推动相关学科和方向在全国的发展。